一、淄博数字农业引领转型
1. “五朵云”赋能全链条
淄博市通过“云大脑、云产业、云市场、云金融、云乡村”工程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。例如:
智慧种植:高青县丰码渌鑫示范园采用AI无土栽培番茄,节水40%、减药60%,单产提升20%,并通过精准控温控肥实现果实标准化。
乡村治理:龙湾社区依托“智慧龙湾”平台整合人口、安防、养老数据,实现65个智能烟感设备、42个摄像头全覆盖,提升治理效率。
2. 三产融合促增收
淄川区黛青山生态园将废弃矿山改造为数字化石榴种植基地,结合直播带货、深加工(石榴茶、石榴酒)和研学旅游,预计创造200个就业岗位。
二、“三夏”生产攻坚与技术创新
1. 河北夏粮减损增效
机收减损:宁晋县农机手通过调整收割速度、优化转向操作,使机收损失率降低0.1%(相当于全省节粮1450万公斤)。
加工增值:邯郸企业分离小麦胚芽(占重2%),其营养价值使售价达普通小麦6倍,年产值超2000万元。
2. 抗旱保秋粮
河北馆陶县组建技术专班协调错峰灌溉,电力部门夜间巡检机井设备;邢台南和区加强玉米螟等病虫害防控,确保秋粮占比60%的玉米稳产。
3. 淄博夏粮创新高
临淄区朱台镇示范田冬小麦亩产达901.6公斤,刷新全市纪录。全市推广玉米密植技术7.39万亩,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达90%以上。
三、2025年强农惠农政策落地
1. 补贴与保险扩容
耕地地力保护补贴:直补到户,抛荒一年以上取消资格。
农机购置补贴:重点支持智能播种机、高端收获机械。
完全成本保险: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三大主粮全覆盖,大豆纳入试点。
2. 单产提升与生态保护
粮油单产行动:中央资金支持合理密植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(如桓台县获500万玉米单产提升资金)。
地膜回收与秸秆利用:覆膜大县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,秸秆资源大县发展饲料化、高值化利用。
四、政策方向与区域部署
1.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
强调严守耕地红线、强化科技装备支撑,启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,深化“千万工程”经验。
2. 地方实践
河南:建设“吨粮田”,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,2024年734万亩示范区小麦均产1208斤/亩。
湖北:打造十大农业产业链,发展小龙虾、香菇等供应链,健全防止返贫分层帮扶机制。
结语
当前三农工作聚焦“稳粮保供+数字转型+政策托底”:科技驱动单产提升(如AI种植、密植技术),政策强化防灾减损(如完全保险、机收减损),区域探索融合路径(如淄博“五朵云”、河北加工增值)。更多政策细则可参考农业农村部文件。